|     |   社会服务网   |  
投诉监督热线:监察审计部 0757-29973378
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是顺德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是顺德社会治理创新枢纽和智库。
人才培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人才培养
回顾 | ​第二届汇贤社会创新人才计划开学典礼​
时间:2016年06月02日   浏览次数:2280   作者: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来源: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人才汇聚 · 跨界创变


2016年5月31日,顺德区第二届汇贤社会创新人才计划迎来了开学典礼。汇贤计划是一个跨界人才培育交流平台,自2014年3月启动以来,区社创中心持续推进这一人才培养项目,在搭建学员交流平台、拓宽学员视野、强化能力建设、推动跨界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而第二届汇贤计划,将更注重以实践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培育社会创新实践人才。

本次开学典礼,摒弃隆重的仪式感,在主办方做简单介绍之后,由来自广州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曲栋作为陪伴导师代表,为现场学员开展了一期团队工作坊,引导学员深入互动认识,组建团队并制定分工和目标,便于共同开展实践。

谁加入了汇贤计划?

自2016年3月28日发布招募信息以来,汇贤计划共收到近150份申请,来自行政事业机关、企业、社区、社工机构、高校等界别人士都表现出对参与社会创新的极大意愿和热情。经过近两个月的招募、面试、讨论通过,本届汇贤计划选拔了48名优秀的、有社会情怀和使命感的学员,他们主要来自公益界、企业界、社区界三个界别,关注教育、环境、基层自治等社会问题。部分学员是带着问题和项目加入汇贤计划,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推动和实践项目。


第二届有什么新的变化?

在首届汇贤计划的经验基础上,第二届汇贤计划将更注重学员之间的跨界别互动,鼓励学员针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设计和实施跨界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学员聘请了来自各界别的陪伴导师(有本土的、也有区外的,有创业类、也有社会组织管理类的),为学员及其项目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活动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了本届汇贤计划的学员管理制度和“汇创行”社会创新支持计划。

为鼓励学员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并履行获得相关资助所应承担的义务,本届汇贤计划将实行小组制和学分目标考核。学员通过小组自发开展各种跨界交流活动,策划公益项目,实现1+1>2的效果。同时,以学分制衡量学员的培训成效和日常行为表现,学员通过参加培训或开展项目积累学分,学分不达标将进行淘汰,从而督促学员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保证汇贤计划的培育质量。

本届汇贤计划,主办方设置了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学员从行业发展的视角,将自身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将实践聚焦于问题研究、社区发展、公益项目模式探索等方面。在现场,区社创中心公布了9个结合顺德的实际及国际社会创新的趋势所总结的研究课题,供学员参考,以便在两年的学习中实践研讨,如顺德社区养老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顺德民营企业(企业家)捐赠意愿研究、小区居民参与公共和社区事务的渠道研究等。





区社创中心总干事李允冠发言实录


尊敬的吴主任,尊敬的各位学员。以下有三个观点想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观点是,我觉得现在的整个社会创新或者说整个社会发展,的确是需要新的思维。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物质越来越发达,但是贫富差距却没有缩小,而且在不断地扩大。我们的物质层面进步了、科学技术发展了,但很多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提升。这说明什么?是政府出了问题?社会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出了问题?可能都有。但这些问题怎么样去解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没有新的思维的建立,可能这些问题会依然持续下去。

我想,汇贤计划是一个推荐新思维的计划,而不仅仅是一个学员计划那么简单。我们很欢迎各位参与计划,跟社工委、社创中心以及社会各界、各学员之间能够进行思想的对碰。“现在的我们需要更有回应性的政府,需要更专业性的社会组织,需要更有公共精神和责任感的公民,需要更有社会性的企业”。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之下,更加需要的是这些东西,而非技术性的东西。马丁?路德金曾说过,真正的慈善并不是给乞丐扔几个硬币,而是重建整个社会的大厦。所以,希望我们的学员能够深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是个思维的年代,是个创业的年代,是个影响力的年代。我们有了影响力,就能走下去,这种影响力需要高度,需要提倡新的思想。

第二个观点是跨界合作。我们为什么要请各位不同界别的同仁来到我们的汇贤计划?我举个例子:君行的叶楚君总干事与均安纺织服装商会程桂棉秘书长在上一届的汇贤计划中合作策划了“善工坊”项目,接下来可能就会有“善工坊”社会企业。所以,跨界合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届学员里面有政府的、商界的、社区的、社会福利机构的。汇贤计划的平台可以帮助大家实现资源的联动与整合。

尽管世界上有很多问题,但问题的存在就是因为思想的认识不足和资源的链接缺乏。单纯有一个君行,没有纺织服装商会,就不能产生“善工坊”。这些社区弱势群体的就业、牛仔废料的重新利用,甚至未来“善工坊”社会企业设计元素的注入,或许就消失了。借助资源联动的力量,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国际上的先锋创意,甚至包装成文创、社区、环保这样一个项目。本届的公益创新大赛有非常多的好项目,若这些项目能够在思想高度上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资源整合上实现跨界的联动,那么这些项目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升,项目也会走的更远。

今天发布了九个研究课题,就是希望利用跨界的力量去推动大家进行研究。也希望大家像首届汇贤计划一样,想到什么好的项目、好的事业,都可以申报。尽管资金不足,但我们还有社会创新基金,还可以为各位链接到资金或资源,包括企业的支持。我们都会通过资源整合的力量,帮助大家实现心目中的一些梦想。

汇贤计划更注重的是思想观念的对碰、实践的探索,我们是一个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计划。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我想有了你们的参与,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好,顺德的社会创新会越做越好。谢谢大家!





区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力发言实录


各位学员,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第二届汇贤计划在这里正式启动,回想2014年,顺德自推动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以来,一直感觉人才不足。虽然有关部门和有关系统也在做一些相应的培训和培育,但是顺德缺的是高端的、领军式的、骨干型的建设人才、精英。一个企业做中端、低端产品能赚多少钱?高端产品附加值才高,人才的培育也是一样。培育高端的人才,对整个社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带动性更强。汇贤计划就诞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这两年,汇贤计划精心地筛选学员、设计项目、推进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做了很多工作,但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挑战和问题。第一个挑战是要如何定位。随着社会建设、社会创新意识的普及,一些投入大、师资强、吸引力也很强的人才培育项目纷纷开展,对我们汇贤计划的定位产生了挑战,我们需要思考怎么提升计划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二个挑战是部分培训的内容过于单一。第三就是我们的学员面临更多的选择。所以汇贤计划一定要瞄准自身的定位,按照已定目标开展活动。

我前期也跟一些朋友进行了交流,大家可以感受到,这期的汇贤计划有很大的提升。第一个,整个学员的筛选、定位更加准确。从学员的名单看,这一届来自企业界的学员明显增加。对于促进我们政社企各方的联动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我个人感觉是整个工作机制更加优化了。这次的汇贤计划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了分组,同时社创中心根据自己的优势连接相应的资源配给大家。另外我们社工委对于好的课题项目,也会有相应的支持。

第三个,学员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各位都是怀着热情、梦想来参加我们的汇贤计划,所以,整个汇贤计划也应该为大家理想的实现插上一个翅膀。我们希望这个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培训,而是在思维碰撞中、在资源联动中针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甚至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学员的资源、优势、专业能力都得到激发,这是我的一个期望。

最后祝愿汇贤计划越办越好,也希望各位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Copyright © 2013-2020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38675号-5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2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