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佛山市顺德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交流分享会成功举办,来自顺德各镇街、区属部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各位代表及专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分享顺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的实践和探索经验。
为期两个多月的“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建共治共享”——2018-2019年度顺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介活动也正式收官,社会治理创新奖、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以及社会治理创新市民满意奖陆续揭晓。评审委员会认为,这些优秀案例和机构的涌现,是“顺德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引领改革的充分体现,也是顺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展示。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顺德探路高质量发展经验备受瞩目。近期,《人民日报》头版、央视新闻联播、《南方日报》等平台均大篇幅、多角度密集报道顺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今年以来,顺德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以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为引领,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形成了大量社会治理的探索创新和实践经验。
评选活动反响热烈
91个单位申报社会治理创新奖
“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建共治共享”——2018-2019年度顺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介活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活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及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深入发掘和推广顺德社会治理实践和工作创新,梳理并提炼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德智慧”。本活动同时也是南方报业在成功举办六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首次面向广东特定地区的案例推介活动。
活动自今年7月30日正式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吸引了顺德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群团组织以及各村居、各社会组织踊跃参与,最终共有91个符合要求的单位申报社会治理创新奖,186个有效案例申报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及优秀案例。
顺德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奖获授牌单位
经过申报、初评、实地走访调研、网络投票和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等环节,推介活动共遴选出了10个社会治理创新奖,10个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10个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以及10个社会治理创新市民满意奖。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院长曹轲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南方报业对新时代我省社会治理新经验、新理念、新举措的深入挖掘,同时也是一次对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德经验”和“顺德样本”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主任何又华在宣读总评审词时介绍,这些创新案例都是基层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治理的思路、规范、流程都比较完善,体现了党建引领、覆盖面广、改革创新、实操性强的特点,具备了推广复制的基本条件。
市民学者齐点赞
顺德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对标最好最优
改革开放41年来,顺德区作为广东县域的典型代表,屡屡被赋予全省改革试点的重任,为广东县域发展和突围率先探路。作为中国最早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地区之一,顺德涌现了一批批在全国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这些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德实践和顺德经验,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更体现了顺德人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现了顺德在改革攻坚中的闯劲、韧劲和智慧。
顺德市民也深深体会到了参与改革实践的自豪感,在近期开展的顺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市民满意奖”网络投票活动中,50个社会治理创新鲜活个案在南方+客户端进行集中展示,并收获了超过54万人次“围观”和65万个的点赞数。
分享会上,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肖滨教授以《一条红线贯穿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样本》为题作主题演讲,他指出,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秩序的支撑,良好社会秩序的土壤或基石是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有赖于有序的社会参与。
肖滨更为顺德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涌现的创新个案点赞。他举例,乐从水藤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注重以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全链条多元调解方式注重打造顺德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心善居”困难家庭修缮计划、“众善乐融”长者服务计划和乡村振兴的“青田范式”均注重“共享”,有爱有温度。
此外,顺德区龙江镇文华社区居委会、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作为主创单位代表分享了工作经验,并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和发展研究院庄宁博士围绕“社会”“治理”“高质量”三个关键词对本次活动各项案例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这次分享会,既是分享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实践以后的获得感,更是分享相关实践取得市民认可之后的幸福感,分享未来共同努力的责任感。”顺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勇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是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顺德将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对表落细落小落实,将顺德发展和社会治理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再创佳绩,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顺德智慧。
获得授牌项目/单位名单
备注:除市民满意奖由网络投票选出外,前三类都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经多个环节、多个阶段综合评定后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