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服务网   |  
投诉监督热线:监察审计部 0757-29973378
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是顺德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是顺德社会治理创新枢纽和智库。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案例 | 希望厨师:帮贫困青年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浏览次数:2046   作者: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来源: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编者按

做企业如做人,格局目标清晰,自然找到行为处事的章法。

在丰厚绵长的家族慈善文化润泽下,李锦记集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了深度思考——不仅仅满足于输血,更乐见造血扶智,以创新思维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帮助贫困青年学习技能,走出困境,摆脱贫困。

2011年,李锦记集团实施希望厨师项目,集聚各方力量,资助贫困地区青年学厨圆梦。时至今日,李锦记已投入千万帮助440多名贫困青年获得一技之长,正逐渐带领自身和家庭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李锦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而在公益3.0时代,如何聚合更多资源,规模化解决贫困青年的成长成才问题,这将是希望厨师项目接下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2011年,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首期学生合影



肯定是骗子!

刚听说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时,姬顺国的三个姐姐异口同声。

不收学费,全额资助,入读国家重点职业高中中餐烹饪专业,学制三年,毕业后可获国家正规中专毕业证书。

——天上掉馅饼,还有这样的好事?

五岁母亲离家出走,念小学时父亲去世,靠着帮村里人干农活,假期到工地打零工,到煤窑背煤,勉强完成了初中学业。

姬顺国的未来,很难想象会与厨师联系起来。

作为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2012年第二届资助生,姬顺国经过三年学习,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进入北京全聚德餐饮集团。

工作一年多后,姬顺国在全聚德的师傅将赴一家知名中餐企业加拿大多伦多分店工作,因为踏实能干,师傅准备把姬顺国也带过去。对于曾经的放羊娃姬顺国来说,他的人生下一站,也许在加拿大。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改写命运轨迹的,不止姬顺国一人。

七年来,李锦记在全国范围内资助了超440名有厨师梦想的贫困青年,项目覆盖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等诸多省份。其中,顺利毕业的学员已超170名,月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授人以渔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发起于2011年,它是一个集聚各方力量,资助贫困地区青年学厨圆梦、为中餐业发展培养未来之星的公益计划。

该项目聚焦于初中毕业适龄贫困青年群体(初中学历,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4000元,15~19周岁体格和素质符合相关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方式,全额资助入读国家重点职业高中中餐烹饪专业费用,并在三年学期内全额提供学杂费、生活补助及交通补贴,助力其毕业后获得国家正规中专毕业证书,拥有成为职业厨师的一技之长。

在现任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看来,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是一个企业全程参与、重在育人的长期工程。

也就是说,这一项目不再是捐钱捐物的输血式慈善,而是结合企业自身业务使命,以创新思维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和社会需求,利用平台优势帮助特定困难群体的造血式智力扶贫。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李锦记企业社会责任迈向2.0时代。

目前,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已捐资千万,在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和四川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两所职高开班办学。

 

思利及人


如何通过一个公益项目,既能帮助贫困有志青年谋得一技之长,又能为中华餐饮输送优秀厨师人才,还能透过李锦记百年品牌基业的背书,将各方诉求、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起来?

这是李锦记企业社会责任一直以来的思考。

时光回溯到1888年,李锦裳先生在广东省南水发明了蚝油,创办了李锦记。历经129年的持续发展,李锦记从一个只生产蚝油和虾酱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220多款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酱料集团。

1972年,在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出任李锦记集团主席一职后,他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企业使命,并提炼出思利及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随着李锦记成为家喻户晓的百年酱料王国,国内各项慈善事业中也经常见到李锦记身影,包括汶川、雅安等地灾后重建、援建地方交通、捐资助学等。

在这些慈善事业中,李文达偏爱教育事业,这从全国各地捐资修建的教学设施,以及设置的奖学金中可见一斑,例如在清华大学建立李文达医学及生命科学图书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等四所职高中餐烹饪专业设置李锦记企业奖学金

“希望厨师公益项目,正是在李锦记践行思利及人的企业文化,以及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企业使命中,应运而生。


2016年4月,希望厨师参加李锦记128周年创业纪念日并献艺


持续关注


为更好实施这一项目,李锦记在集团内部成立了希望厨师项目小组,负责项目的策划、执行和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实现全程务实、透明的项目运作。每年面向全国招生,对项目申请人展开公正的笔试、面试、家访工作,择优录取。

许多家长一开始对招生信息都持怀疑态度。2016年李锦记希望厨师在甘肃面试了一个女孩,条件非常优秀,但是家长不同意,最后让她在当地学修汽车。后来随着几届学生毕业,并取得不错的发展,这个局面得以打破。

希望厨师班的孩子们,李锦记会展开持续关怀。在校学生,会定期发放生活费,组织文化活动和各类餐饮活动。已经毕业的希望厨师学生,李锦记也会进行维护管理,展开希望厨师俱乐部活动。

自项目启动至今,李锦记企业事务部的张丹、曾青青和周英,便一直负责该项目的运作。她们参与过大部分学生的面试和走访,每次家访期间,颠到起飞的山路令她们印象深刻,也因此,她们对招生来的每位学生家庭情况如数家珍。在张丹和曾青青的手机里,存着历届希望厨师班学生的微信群,平时互动频繁,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跟这两位亲切的姐姐说。在看望希望厨师的时候,张丹还不忘为参加活动的一位新生细心准备了演出服和舞鞋。

“厨师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熬的出来的,要耐得住寂寞。曾青青表示,毕业学生最大困难是要面临快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希望厨师俱乐部也会邀请一些业内名厨,为大家分享心路历程,帮助同学们适应心理上的转变,梳理好职业规划。

北京劲松职业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向军,每次开学仪式上,他都要告诉希望厨师们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穿上厨师服,就应该担起职业责任,维护职业荣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专业厨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几年下来,他对希望厨师班的孩子赞誉有加,学校每年会组织参加行业餐饮比赛,在学校内部竞选时,往往都是希望厨师班的孩子脱颖而出。到酒店实习,大厨们也喜欢李锦记的孩子们。因为机会来之不易,他们也格外珍惜。

 

智效初现


经李锦记跟踪调研发现,2011级毕业的希望厨师当前月均收入多在4000元以上;2012级毕业希望厨师月收入多在3000~3800元不等。

“希望厨师们毕业后,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四、五星级酒店工作,或选择回到临近家乡的省会城市餐饮行业就业,或是在家乡直接开起了餐馆。

2015年,希望厨师首届毕业生梁后旺在工作一年后,决定回到老家贵州遵义市遵义县开一家自己的饭店。在获得贵州省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基金,并向亲戚朋友筹集了部分资金后,梁家菜馆在紧锣密鼓中开业了,这也是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毕业学员开设的第一家餐馆。

经过专业厨师技能学习,怀揣职高正规中专毕业证书、拥有一技之长的贫困青年,正逐渐有能力带领自身和家庭脱贫致富。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自启动以来,获得多项专业荣誉认可,包括2012中国企业十大典范公益项目”“2012企业社会责任(CSR)十佳案例奖健康中国2012公益行动奖 2016年第五届中国公益节“2015年度公益项目奖2016年中国慈展会企业社会责任领航项目奖等。

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先生在中国企业十大典范公益项目发布会上,现场观摩了李锦记希望厨师班学生的雕花表演,他对孩子们技艺称赞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赞许。能把公益项目和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相结合,并做到把项目的发展与企业的规划进行捆绑。现代创新型公益就应该这么干,这就是很好的样板。

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表示,一波又一波的90后有志青年在李锦记资助下,勇敢走出大山,成功改变命运,开始新的人生轨迹。李锦记变输血造血的公益模式已经初现成效。李锦记将持续秉承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将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这样一个精准扶贫的项目做到更好。


2016年7月,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公众交流会

Copyright © 2013-2020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38675号-5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2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