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服务网   |  
投诉监督热线:监察审计部 0757-29973378
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是顺德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是顺德社会治理创新枢纽和智库。
社区营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综合)示范点:仕版——搭载生活记忆的农耕文化再开发 创造社区新价值
时间:2018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2070   作者: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来源:顺德区社工委

       摘自顺德区社工委主办的刊物《顺德社区发展动态》(2018年1月刊),本文素材及图片由仕版村“两委”、佛山市顺德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

       自2013年始,顺德启动社区营造试点工作,尝试通过社区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环境改善和社区经济发展,推进基层善治。由试点推进到示范点建设,社区营造工作稳步前行,虽然过程缓慢,但是成绩可喜。2016年9月,为实现从点到面的延伸,完善工作机制和链接更多资源,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在总结三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印发《顺德区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内容成熟、成效明显的社区营造示范点。这是迄今我国在县级区域关于社区营造所印发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2017年年底,经过现场评估、综合评审及公示后最终评选出顺德区首批8个社区营造示范点,这是顺德社区营造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仕版村位于伦教街道西南部,紧靠伦教新城区,可明显分为住宅区、农田示范区和工业区三个片区,村民比邻而居,聚集程度高。仕版村有着“广东省农田示范区”的称号,农业产值较高,农田区以桑蚕、鱼塘、甘蔗、蕉四大作物为主,仕版的香蕉、大蕉曾经远近闻名。

       2013年仕版村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代表,成为顺德首批社区营造试点。在四年的社区营造实践中,仕版村探索出具有仕版特色的社区营造路径:通过培育社区组织,推动集体行动,整合和发展社区特色资源,打造生态绿色社区,推动社区的整体发展。仕版社区营造有清晰的愿景:营造一个村民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互助社区。







凝聚人心的民俗历史保育


       仕版村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仕版”之名就是来自御赐“孔恩正寝 仕途之版”牌匾的传说。仕版社区营造团队进驻伊始便以文化保育作为切入口,开展社区营造工作,通过挖掘村史故事、城隍文化、祠堂文化、农耕文化,调动村民参与,增强村民对仕版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村史文化保育 调动村民参与



       村史保育导赏小组是由村内热心长者主导,开展口述村史和村史导赏的社区自组织。当这些长者带着访客们导赏仕版的村史文化,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村史在他们口中重新说出来时,他们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更加自信和风趣。此外,他们还在社区开展了村史课堂,让村内年轻一辈更加了解仕版村故事。

       在保育文化的过程中,村民制作了村史小册子、绘制村史墙画、拍摄村史微电影。村史小册子由几名热心村民在城隍庙诞进行美食义卖,利用义卖的资金编印;在社区青少年参与下,仕版村共绘制完成了10多幅村史墙画,营造了村内的村史文化氛围,同时也美化了村内环境;由村民自演的村史微电影《仕版,我们的家》,在“伦教社区营造”公众号上得到了5000多的点击量,荣获“中国首届社工微电影大赛”全国30强。



结合城隍诞传统 培育公益慈善文化


       仕版城隍庙不单承载着民间信仰,也是仕版村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村民引以为傲。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三城隍庙诞是仕版村社区文化的重头戏。而在以往,参加城隍诞的人以年长村民为主,极少有青少年参与活动或者了解城隍庙的历史。借助城隍诞这一重大节日,仕版社区营造团队发动村内青少年和义工开展社区活动,组织本地青少年开展摆摊义卖、环卫小分队、探访孤寡老人活动、小记者行动等,引导他们积极了解本土文化、关心社区事务,提升他们的社区服务意识。

       仕版的城隍文化不仅仅代表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更是社区传统公益慈善的发源地,代表着当地传统和浓厚的慈善文化。“仕版城隍诞计划”就是借着城隍庙的平台,将公益和城隍诞进行结合。通过城隍诞计划中公益义卖、村史导赏、公益论坛等,让更多人了解城隍庙、了解公益、参与公益。而城隍诞上义卖所得也运用到社区公益活动上,该项目已连续开展4年。


打造仕版专属的邻里节


       在本地的发音中“薯”与“仕”发音相似,因此仕版社区营造项目组打造仕版专属的邻里节,就以“薯粉节”命名。薯粉节以邻里互动为主题,为村民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舞台表演、跳蚤市场、游园摊位、互动游戏、颁奖表彰等方式,让村民聚集在一起,增加彼此互动。薯粉节至今已举行三届,从一开始100多人参加,到第三届300多人参加,从一开始以村民的才艺表演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如今以美食共享共聚、公益参与、对全民投票选出的积极团队以及村民进行表彰的邻里节日。村民对这个专属的节日认可度越来越高,对社区的归属感也越来越深。邻里节促进了社区邻里之间的分享和融合,营造了和谐互动的社区氛围。


搭载生活记忆的农耕文化再开发


       在老仕版人的心目中,香蕉、大蕉不只是仕版四大农作物之一,还因为口感佳曾销往珠三角各地的历史承载了让人自豪的记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仕版村传统经济和文化逐渐没落,但留存下来的也显得格外珍贵。为重拾对土地和农耕文化的记忆以及对当地生态资源的珍视,仕版村8名热心村民在社区营造项目团队的引导下建立仕版梦乡园合作社。

       在仕版村党委、村委和股份社的支持下,梦乡园合作社和社区营造团队将仕版农田示范区一块1.5亩的荒地打造成为用于生态体验的教育基地,开展“做回农夫”公益蔬果园项目。利用仕版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结合农耕文化、城隍文化、蕉产业文化、河流和扒艇文化等组成的生态观光体验路线,让这些正在凋落的生态、文化,通过创新的形式引导村民重新去探讨和守望。此外,梦乡园合作社还变废为宝,充分挖掘蕉蕾价值。在专业配方的指导下,经过采摘、清洗、切碎、晾晒等一系列工艺,搭配村民自主设计的包装,一个个本要被舍弃的蕉蕾就变身成一盒盒颇具特色的蕉蕾茶,让价值没落的仕版蕉再次引起村民的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里,合作社共接待了24个观光团体,不少于400人来访仕版观光和学习社区营造生态保育项目的经验。梦乡园合作社的村民分工合作带访客扒艇观光,骑单车去体验蕉农和渔农的生活,在村民感觉十分平常的东西得到访客的赞叹和认可时,村民们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拥有的农耕文化的价值。在梦乡园合作社的带动下,至少有3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参与到生态体验项目、蕉蕾茶生产推广等生态、文化的保育行动中。

       梦乡园通过接待不同地区的观光体验团体,向外推广仕版的生态观光游的同时创造了社区新价值,一方面向参观的团体提供了体验式参与和学习社区营造经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仕版村也获得公益创收。从2016年10月至今,合作社活化社区资源,总收入共8万多元,利润约4万元。


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探索


       仕版村在发展社区经济上已经初见成效,探索更深层次的造血机制是仕版村的下一步工作。如目前正在筹备当中的社区互助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仕版梦乡园合作社,根据合作社成员的共同约定,销售蕉蕾茶和接待生态观光体验团体利润的20%捐赠到社区,其中10%用于建立社区互助基金。下阶段仕版村将利用互助基金,推动村民参与社区弱势关怀、文化保育、环境保护、社区教育等公共事务。



经验分享


       佛山市顺德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原仕版社区营造项目主任   许雪儿

       针对仕版村社区营造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会用不同的手法去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在刚开展服务之初,我们坚持与村委连成一片,清晰村委的需求和定位。因此我们通过一起团建、办公、开展项目去磨合,与村委建立起统一的思路和发展定位。其次,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部分社工是住在仕版村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这并不属于工作指标的范畴,但是成效很大,以陪伴的方式让村民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真诚,逐渐引导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再有,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以村民为主体,社工、利益相关方常常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是社区营造的主体应该是村民,我们开展的项目、服务、活动都必须以村民的想法和需求为首,尊重村民的主体性,再与各个相关方联动起来,一起行动。最后,要用优势角度去看待这个社区,社区的问题源源不断,但是我们要用优势角度协助村民去发现村内价值,再以创新的手法将其价值发挥出来。


本文素材及图片由仕版村“两委”、佛山市顺德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摘自顺德区社工委主办的刊物《顺德社区发展动态》(2018年1月刊)




《顺德社区发展动态》

 社区营造(综合)示范点:新松——倡导友爱睦邻带动居民互助 发掘社区议题撬动公共参与

※ 社区营造(综合)示范点:沙边——培育志愿文化彰显社区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激发乡村活力

※ 社区营造(综合)示范点:黄连——多管齐下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荟萃济济人才共促社区振兴

※ 专访朱剑萍:构建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格局

※  胡小军:“三社联动”机制下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

※ 阿甘老师:谈谈社区互助参与的方法与技巧

※ 张佳胜:古建筑活化如何与商业利用相结合

※ 李侨明:社区营造的三重门—— 社会心理、空间和社会福利

※ 韦罗东:社区营造的路径与陷阱

※ 专访陈淑莹:均安镇社区营造的现状与构想

※ 专访邓智泉:协同共营的伦教社区营造


注:本文转载自“顺德区社工委”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2020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38675号-5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2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