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服务网   |  
投诉监督热线:监察审计部 0757-29973378
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是顺德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是顺德社会治理创新枢纽和智库。
公益创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公益创新
乐从:让残疾人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
时间:2019年12月25日   浏览次数:2143   作者: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来源:凤凰网广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残疾人就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残疾人岗位体验项目获得顺德区社会建设“众创共善”计划的支持。残疾人在乐业园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岗位评估和面试,然后到企业进行岗位体验,感受工作的乐趣和实现价值,实现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经过项目一年多的实践,被验证能有效促进残疾人实现公开就业,项目期内,该中心已成功输送19名残疾人到企业实现就业。

      下一步,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将努力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意识,强化技能培训的效果,强化与企业的对接,争取链接更多的岗位资源,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初心:推动残疾人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


      数据显示,顺德区乐从镇在册残疾人有1930人,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有981人。前期,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对镇内的残疾人进行调查,发现有就业能力但未就业的残疾人有130人,他们大部分有主观就业愿望,但从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和完善,同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对于残疾人就业的接纳度低导致残疾人就业困难

      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社工关镜坤曾认为,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是助残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镜坤曾在珠海市、佛山市南海区等地从事过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相对来说,顺德更加鼓励残疾人就业选择从庇护性就业转向公开型就业。为此,我们在康园中心里面开展半成品加工,并推出岗位体验计划,鼓励他们外出就业。”他说,“残疾人在乐业园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岗位评估和面试,到企业进行岗位体验,感受工作的乐趣和实现价值,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观,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

      关镜坤介绍称,此前也尝试过直接推送残疾人到企业就业,也去调查过接收企业对这种推送的方法的评价,其实这种方法的成效不太明显。此外,社工也会带着学员去参加不同类型的招聘会,他们发现企业会设置一定的门槛,如肢体类的残疾人就接收,其他不接收,或者要懂讲国语才行。“这种门槛的设置是相对比较主观的,往往会限制了一些能力符合的残疾人加入,同时还会有招收后发现不合适的情况,企业和残疾人在对接方面的成本就会很高。”他说,“岗位体验计划则是另一种方式的配对, 康园中心会帮企业进行岗位的技能需求评定:如某个岗位只不需要沟通技能的,那么聋哑类的残疾人也能适应;如某个岗位只需要坐着来工作,那么下肢残缺的也能适应等等。通过岗位评定分析,再去制定相应的招聘门槛,能增加一些满足残疾人就业的岗位数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的岗位体验的过程中,社工会陪着残疾人一起去实习。关镜坤称,这个岗位以及企业的环境是否适合残疾人就业,这需要社工来做评定,同时,社工还需要帮助周围的同事去适应有残疾人加入到团队中。


挑战:残疾人就业留岗时间较短


      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岗位体验的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他们成功推送了19个残疾学员到企业就业。然而,成功留岗超过半年的只有三个。
      关镜坤说:“部分学员去到企业上了一天班,第二天就会来找我,说那里太远了,让社工帮忙找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到真正找到了离家近的工作岗位时,他们又会说岗位不合适。”分析发现,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是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匹配残疾人的需求。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残疾人的惰性比较强,对于就业,他们的主观意愿不是特别强。
      “为此,在岗位体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康园中心除了会对残疾人进行能力评定外,还会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能让自己过度标签化,因为残疾就不去工作。”关镜坤解释说,“经过评定,如果他们的能力可以满足到某个岗位,那么他们就应该去到那个岗位上,与普通人一样,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
      针对这方面,康园中心会对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开展教育,以身边的例子告诉他们残疾人也可以实现就业,创造价值。其中,在今年的国际残疾人日的时候,社工带领学员去探访社区里的困难长者,为他们送上油、米等生活用品,而这些都是学员们在庇护工场做手工零件得来的工资所换来的。关镜坤表示,希望通过提供志愿服务来提高学员的服务意识,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用“以残助老”“以残助残”的方式,重新定义“残障”。

探索:成为雇主去观察残疾人的就业情况


      “现在能帮到人觉得很开心,同时有属于自己的收入,个人成就感会有点提升。”社工助理傅嘉伟说。今年26岁的傅嘉伟患有肢体残疾,此前在多个工厂尝试过就业,但都遭遇到嫌弃和辞退,导致他对再次在社会就业是比较灰心的。
      关镜坤记得,第一次跟傅嘉伟聊天的时候,他会主动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感觉到他还是想做点事情的。后来,社工开始让他来做活动的组织以及日常的记录。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他不懂如何做。于是,社工教他从写日记来训练。一开始他只能写两行字,到后来写满四页纸,这种改变社工们看在眼里。2017年,傅嘉伟成为慈爱嘉的社工助理,协助社工进行管理和组织工作。
      “平时我们是作为劳动力的输送方,现在我们作为雇佣方来聘请残疾人就业,换个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工作。”关镜坤说,“我们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曾经反应的问题,并将解决的建议提供给更多的企业。”


     

      据介绍,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与顺德区乐从慈善会合作,慈善会主要负责提供爱心企业资源,促成企业岗位的提供。目前已经有29家企业与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广东乐从钢铁世界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目前,社工专门在康园内划出了一个洗车区来做技能培训。下一步将会在乐从钢铁世界内开设一个洗车点对外营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预计年后就能开业。

      关镜坤表示,等洗车点正式开业后,希望能与启智学校建立合作,为他们的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点,如果他们有兴趣开这类课程的培训班,我们也愿意链接资源进去。



Copyright © 2013-2020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38675号-5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2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