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众创共善”计划是由2017年“众创共享”计划升级而来,由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社会创新中心、顺德慈善会联合发起,鼓励各镇(街道)和社会各方积极创新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方式,统筹推动全区社会建设协同发展。
2018年“众创共善”计划扶持范围分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板块、同行善 · 慈善服务板块、社会工作板块三大板块,共扶持145个项目。马冈50梦想农园是2018年“众创共善”计划扶持项目之一。
在容桂马冈村老人活动中心(佘文安松柏苑)内,闲置已久的废弃地摇身一变成为了马冈50梦想农园,国庆前夕埋下的种子,两三个月后就能够有第一批收成。
何为50梦想农园?蔡小琼介绍,由“众创共善”计划扶持的马冈50梦想农园项目的核心成员是社区50后长者,在社工的带领下,共同将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开发成为园艺疗区,通过一些简单的园艺工作,让长者在农耕中付出,付出中享乐,享乐中疗愈,令他们在身、心、灵、家、社这五个维度得到不同层度的提升和改变。
“梦想农园”一开始遇冷
2017年,在容桂农业和社会工作局的大力支持下,马冈村结合社区实际和原有基础,通过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服务对象,以长者及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项目设计和运作,引入关爱服务长者的“众善乐融”项目和凝聚青年力量的“马冈印记”文化保育项目,以项目形式回应社区需求,探索了马冈特色的社区营造之路,最终获评2017年顺德社区营造(项目)示范点。
如今,小小的活动中心已经成为马冈村长者们的驻扎地,社工们组织开展了手工剪纸、养生健康活络操、长者小课堂、农耕服务、志愿者服务、青苗学堂等许多新活动,让这些农村长者的生活丰富了不少。
不过,让众善乐融项目负责人蔡小琼一直觉得头疼的是,活动中心的前院郁郁葱葱,而后院是闲置的废弃地,长者们都集中在前院,鲜有人去后院活动。难道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就一直浪费了吗?
蔡小琼和社工们一合计,不如将这里建成一片“梦想农园”,让老人有着更大的地方活动。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想法一开始却遇冷。“种了一辈子的地,老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没事打打牌不是挺好的吗?”一些长者对此并不理解。
但蔡小琼觉得,梦想农园不仅仅是单纯的菜地,其所在的社工机构之前便推出过“积福田———梦想农园”,一群患有智力残疾、精神残疾、智力精神双重残疾等多类残疾人在农田里学习、娱乐、生活和工作,收获了不错的效果。这一想法,也渐渐得到了长者们的认同,大家开始谋划怎么建这个梦想农园。
自己组建施工队
社工们原本想和积福田一样,请专业施工队来建设,但是费用是个大问题。然而,马冈长者在参观积福田之后,纷纷表示不需要聘请施工队,自己的农场自己建。“施工如此专业的事情?长者能搞掂吗?”
和长者们一聊才知道,原来在他们当中,有一名长者是专业的园林设计师。佘裕均,人称均叔,今年68岁,退休已经有了五年,退休前他做了30多年的专业园林设计及建设。不过由于年事已高,均叔基本上已经不再做园林设计的活了。退休之后,他和老伴成了活动中心的常客,两人没事便过来这里玩。当得知活动中心要建一个梦想农园,均叔便欣然答应。
经验丰富的均叔,很快就画出了一个设计方案。他希望将农园划分三个区域,一是搭建一条树藤长廊,可种植百香果、葡萄等爬藤植物,二是蔬果种植区,三是榕树下盆栽观赏区。
这一方案,获得了长者们的认同。很快,均叔便从家里取来了好久没用的工具,开始了建设。虽然只是义务来帮忙,但是均叔还是对自己提出了不低要求:一定用上简单的材料,做出好一些的效果。每天一大早,均叔便一个人来到园子里,早上开工之后,就没停过,中午吃过饭,便又来到工地上,最长的时候一天要干10个小时。
为了使园区显得更漂亮,均叔花了不少心思。农园里的长廊和树桩看起来像是一棵棵老树,其实这些是用钢筋和水泥浇筑的,然后在上面进行反复修饰。均叔的认真使得建设过程复杂了不少,其中光一个柱子,就要做近一个星期。“如果用真的木头,虽然省事不少,但是用不了太久。”均叔说。
这些都是专业活,只能由均叔一个人做,没有人能帮手,年事已高的均叔干得有些吃力,焊接的时候火花飞到手上,把手都烫伤了几处,他回家搽药膏;做工时要一直蹲着,腰很酸,晚上吃过药,第二天过来接着做……但是均叔却也乐在其中。看着平时自己活动的园区越来越漂亮,他心里十分高兴。
小小瓜果推动邻里和谐
就在均叔辛苦作业的同时,其他人也没有歇着。虽然没有专业技术,长者们也是各自出力,有的从后山上砍竹子、有的拉竹子、有的搭起了藤架……在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农园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废弃地大变样。
农园建好之后,剩下的便是耕种了。马冈过去以农业为主,这些长者大多都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对此十分有信心。当社工提出要组建一支农耕队,长者们便纷纷报名参加,最后成立了一支由20名长者组成的农耕队。此后,农园里要种什么菜、栽什么花,长者们还能通过农耕队议事堂,一起商议决定。
如今,图纸中的“马岗50梦想农园”变成了现实。在此之前,硕果累累、鸟语花香的梦想农园的画面早就浮现在长者们的脑海里。“这里的棚架可以种百香果、葡萄,夏天就有得吃了。”“这里就种蔬菜,生菜、油麦菜,还有木瓜。”……长者们曾就梦想农园种植什么展开了一番讨论,并计划把收获蔬果直接送到活动中心的素食饭堂当食材。
目前,活动中心的素食饭堂每周一到周五中午提供饭菜,每天有超过80名长者在这里就餐。佘裕均和老伴都选择了在这里吃午饭,“老人独自在家吃饭实在太孤寂了,大家中午聚在饭堂,有吃有笑的,感觉挺好的。” 同时,饭堂还会为马冈村行动不便、孤寡、贫疾人士送餐。
除此之外,蔡小琼表示,长者们培植的观赏盆栽还将会通过义卖筹款支持活动中心的运营,实现长者的自我价值;种出的瓜果蔬菜还将定期赠送给马冈村里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推动共建邻里互助、残健共融、社区乐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