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作为脱贫攻坚战重要一极,企业以市场思维和商业手段解决包括贫困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使效率与公平通过彼此实现最大化,是优化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地参与到这场攻坚战中来,在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挑战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十九大报告已经为企业解决扶贫、脱贫这一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规划好了区域、议题。
报告摘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CSR解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贫困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最突出表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目标1-消除贫困、目标2-消除饥饿,目标3-优质教育,目标5-性别平等,以及目标10-消除不平等等多项目标都与消除贫困,推动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直接相关。
要完成上述目标,建议企业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和技术等优势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优化企业市场等战略布局,以投资而不是捐赠的思维进行扶贫,更有利扶志、扶智,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在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和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重要契机,拓展更大空间。
具体来说,企业CSR部门在设计、执行扶贫项目时,注意以下几点:
立足企业自身优势可事半功倍。如阿里巴巴一直把乡村教育作为扶贫减贫的重要举措。2016年8月,农村淘宝推出“超级课堂”项目,充分利用自身庞大的网络和平台,为乡村孩子提供教育资源,支持他们学习、成长。
搭建内部合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扶贫既是一个个项目,更是企业战略,需要协同人力资源、市场、研发、销售……等内部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如一些企业在经济落后区域设立业务分支机构,加强了企业内外部的沟通协作,支持区域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市场开发、资源获取等拓展了新空间。
注重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地方政府合作。如牧原集团结合地方政府、银行等机构,探索出一套“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已带动7省12个贫困县48284个贫困户有尊严地脱贫致富,年增收3200元,同时为企业解决了部分原料来源问题。
专业扶贫。如宜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P2P小额信贷,2009年推出宜农贷公益理财助农平台,支持农村贫困妇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截至目前,平台共资助农户 2.3万多人,资助总金额超过2.7亿元。该项目也实现了出借人、理财平台和借款人的共享式收益。
把员工志愿者活动与面向扶贫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扶贫不仅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智力扶贫,“输血”更要善于“造血”,才能彻底扭转局面,脱贫而不返贫。
项目设计过程中,邀请被帮扶对象参与,推动参与式发展。关注被帮扶对象,并充分赋权,让他们成为改变自身贫困状态的主体力量。
项目执行过程中,注重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如NGO等的合作。从小云助贫中心在云南省勐腊县瑶族村寨河边村的两年扶贫实践,可以看到专业NGO对于提高资源的互补性和使用效率的重要作用。
SDG案例
玫琳凯 女性创业基金——对标SDGs目标1:消除贫困
2001年,玫琳凯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创办“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通过提供小额无息循环贷款,帮助女性成功创业,实现经济赋能。截至目前,基金已惠及全国23个省份超过70,000名女性。
2012年,基金引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合作伙伴,在发放贷款的同时,提供技能培训。新型合作模式率先在云南省楚雄州试行,首个项目名为“彝织独绣”促进女性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组织当地的3个试点村落妇女结成彝绣合作社,通过社区组织培育、能力建设与资金支持,帮助她们实现经济独立,传承彝绣文化并改善留守儿童问题。截至2015年,直接受益已经达到2385位女性,人均现收入增加至1300元,解决558名留守儿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