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服务网   |  
投诉监督热线:监察审计部 0757-29973378
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是顺德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是顺德社会治理创新枢纽和智库。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十九大报告CSR解读-1:迈入公平与效率并重新时代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浏览次数:1920   作者: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来源:商道纵横微信公众号(syntaoCSR)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体现出如下新意:

定位新时代——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报告全文包括主标题和两个一级标题38次提到“新时代”,而且开篇明确本次代表大会

“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报告这样定义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是一个突破,突破了过去30多年对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不同,新时代致力于解决新的矛盾和挑战。

解决新矛盾——从经济向社会全面发展

定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也出现新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需要解决的新矛盾将不再只是经济领域的增长问题,而是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的发展议题。

如何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矛盾,实现既定梦想?报告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

形成新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新结合

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应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8个明确中: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条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贯彻上述基本理论、路线和方略,就能更好地引领社会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确立新目标——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明确: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而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值得注意的是,与十八大报告只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章节提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同,十九大报告明确在总体新目标中于“富强文明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增加了“美丽”,延续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SR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出发,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直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都没有摆脱经济发展效率优先的基调。

基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十九大报告彻底将规则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一了起来: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前进。”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十九大将中国的发展提升到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发展不能只顾效率,不顾公平;不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另一部分人获利;不能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这些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毫无疑问,在新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本文转载自商道纵横微信公众号(syntaoCSR)

Copyright © 2013-2020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38675号-5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2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