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怎么办?社会政策和机制不健全怎么办?社工人才缺乏怎么办?昨日顺德区委副书记、区社工委主任杜镜初部署今年社改工作,表示政府也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新增1000万元来解决社改难题,促进顺德社改发展。
在昨日召开的全区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会议上,杜镜初对全区社改工作进行了总结与部署。记者在现场获悉,接下来社改将在公共服务政策和民生项目中引入公众评议机制,让市民话有处说,达到促进民生政策、民生实事更好惠及广大市民的目的。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在探索建立不同社会组织之间、各镇街之间的服务个案转介机制和服务联动机制,“乐从的老人服务做得比较专业,其他镇街可以探索与乐从合作。”杜镜初说,达到实行个案转介,合力提升辖区老人服务水平的目的。
同时,记者还获悉,顺德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新增1000万元促进社改发展,不少镇街也加大了购买服务的力度。“ 然而有关制度还跟不上形势变化。”杜镜初表示,顺德必须及时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录,完善相应的招投标制度,出台社会服务标准,建立以提升服务成效为目标的社会服务评估体系,探索服务达标自动展期制度。
问题:
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
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环保等领域,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仍需加大力度解决。各镇街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也不平衡,有的点子多、投入大、成效好;有的有想法,但行动慢、见效缓;有的仍存在“坐、等、靠”的问题。
部署:
民生领域引入公众评议机制
在公共服务政策和民生项目中引入公众评议机制。要提升项目策划水平,提高项目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建设。推进慈善机构的“专业化、透明化、社会化、实体化”改革试点,推动企业与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探索研究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机制,完善和创新医保基金支付管理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落实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
问题:社会政策和机制不健全
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还需不断增强。跨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工作的机制尚未健全,社会服务规划相对滞后,政策配套不足,社会服务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各项社会参与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部署:做好规划 跨界合作
各镇街都要结合本地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服务规划。促进政企社多方跨界合作,积极开展问题研究、理论探索、项目策划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社会服务体系,打造“一镇一品”的服务品牌。区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新增10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录,购买服务的税费问题可大胆探索。接下来顺德要借助专业社工的力量,大力开展社工服务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养老机构。探索社工服务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康复和社区退管工作,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问题:社会工作人才不足
高素质的社会创业人才、社会创新人才、社工及各类社会服务人才都比较缺乏,制约了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
部署:专业培训培养本土社工
创新建立“宽进严管”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简化社会组织登记手续,优化年审工作,要出台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方案。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促进工作交流,提高社工综合水平。要突出本土社会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更多的本地社工,还要挖掘本土人才研发项目,培育社会创业家。今年要扎实推进“汇贤50”社会人才计划、加强本地督导和管理人才、实务人才培训,开展社区干部“社工化”培训等。
社改经验
容桂:
多措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目前已培育各类社会组织134家,在社会事务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值得称赞的是,容桂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同时,容桂着力增强社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去年分别向伍威权庇护工场“共融艺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和容桂青少年成长促进会“永亮善品容桂店”两个社会企业项目,免费提供位于南环路的临街商铺,通过社会企业和社会服务项目的运作,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区教育局:
简政放权改革教育体制
区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效推进顺德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区教育局在教育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方面放权给学校,不仅减轻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干预,也激发了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工作上,区教育局先后成立了顺德区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中小学生德育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同时构建新的学校自主发展评价体系,部分学校成立了校务咨询与监督委员会、校友参事会等,让学生家长、社区对教育有“话事权”。
乐从:
建社工培训学院储备人才
乐从2012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2013年投入2000多万元、今年预算2800多万元用于支持社会服务建设,基本构建成覆盖镇、村居的社会服务网络。
乐从探索出社工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去年参加培训400多人次,共发动600多名符合资格的干部职工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建立起社会服务绩效评估机制,以青少年社工评估服务为试点,探索乐从社工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并逐步推广。同时高标准筹建镇级社工培训学院,储备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创新中心:
明晰定位探索社会服务模式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中心明晰了定位,是打造社会创新的智库和枢纽,通过社会创新战略政策研究及倡议、促进社会投资及创新、组织培育及联动、国际交流及人才培训四个主要的职能,去探索顺德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模式。
社创中心通过以下措施推进社改模式:一、普及社会创新知识,提供智力支持;二、联动各界资源,促进社会投资及创新;三、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四、开展交流培训,培养社会创新人才。
(文/珠江商报记者王祥 张泰银)
点评
昨日会议上,顺德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区社工委副主任李允冠对10个镇街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点评。
大良·杏坛:
社区营造双子城
大良通过城市社区营造——设立社区创新观察点,西山上筑和金域湾案例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杏坛则在逢简试点乡村社区营造,成效初显。
容桂:
开放型全过程的社会参与
商会接管幼儿园,政府资助社会企业发展,政府拿出优质资源和资金支持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发展。
伦教:
构建内生型的社会建设模式
伦教依托本土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才,通过一体化的“产、学、研、发”,引资源、搭平台、育组织、建机制、培人才,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北滘:
以社会服务促经济转型升级
北滘通过城乡社会综合服务网络服务群众,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双飞跃。
陈村·龙江:
商会参与经济社会治理
商会协会承接政府经济服务职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资源做社会服务。
乐从:
政府负责 社会提供
乐从重视社会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很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社会组织更善于提供分层、小众的专业服务。
勒流·均安:
以人为本,小创新大成效
勒流南水村在全国率先应用“手机村务通”实现村务财务公开和党政社群互动,均安工业园幸福家庭公益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婚姻家庭、权益维护等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转载珠江商报